【百姓纪事】 约娃子的书包装满书了


发布时间:2007/8/28 3:37:43                                              信息来源:央视网

王圣约,湖北灵乡镇毛铺村人,村里人喜欢喊他约娃子。在大别山里生活了15年的约娃子,三年前第一次不再为上学发愁。

(现场声:哗哗翻书声 约娃子在家简陋的屋子里复习)

中考前这两天,约娃子的书包比平时重了许多,几乎所有的课本和复习资料都被他塞进了书包。可这样的份量比起四年前来,也轻多了。

王圣约:

(以前)只有一小部分用来装书,这里装十几个蛋,这里装些红薯片,还有上面还要装一些花生

书包怎会装那么多东西呢?约娃子说从1997年自己读小学起,因为家里收入少,每到开学都凑不齐杂费、课本费。父母只好跟学校商量用东西顶。

湖北省大冶市灵乡镇毛铺中学 校长 熊明林:

这样的同学其实还很多,他们拿一点土特产,像鸡蛋哪,菜油啊,花生啊,来抵交学(杂)费

这样每次返校前,家里人总要给约娃子尽量多剥些花生,多包几个鸡蛋,直到把书包撑满。但这种生活在2004年也被打破了。

王圣约的父亲:

那一年虫灾加旱灾,收成都不好,家里吃喝还不够,当时我的小孩就没有东西,拿去抵学费。

2004年春季开学,约娃子托同学转给了老师一份退学申请,就进城打工去了。临走时没忘带上自己心爱的书包,但书包里的书却换成了鞋刷子。

王圣约:

在书包里要装一些打工的工具,所以书就装不进去了。

这年开学,因为同样的原因,熊校长陆续收到了100多个孩子的退学申请。就在老师们无计可施的时候,半年后的秋季开学,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开始在约娃子的毛铺中学实行。所有的孩子不用再交杂费、课本费,就可以在学校读书。

湖北省大冶市灵乡镇毛铺中学 校长 熊明林:

得到这个消息我非常地高兴,我就立即通知,每一个失学学生的家长,让他们尽快地让学生返校

2004年秋季开学,约娃子和100多个孩子又陆续回到了学校。不仅再不用交学费、课本费,每个月还能拿到100块钱的补贴。有了补贴,在学校的食堂里,打上一两样爱吃的菜,约娃子觉得特别的香。

王圣约:

现在我的书包是鼓鼓的,但是它的里面全部装的都是书

2005年,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率先实现免费上学。

2007年起,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全部免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