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先锋】朴实无华 淡泊名利——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
央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8月06日 19:33 来源:CCTV.com
CCTV.com(新闻联播8月6日)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对科研永无止境的追求,与他对生活的低要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他平易近人、淡泊名利、品德高尚,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人格魅力激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这就是刘先林的办公室,三张办公桌加上一个待客用的旧沙发,挤在十几平米的空间内。一门之隔的另一间办公室,原本也是院里配给他的,现在成了同事公用的。
刘先林同事 王当根:
我从2004年到这个地方来的,因为他们的房子也蛮紧张,老刘说,我有两个房间,那么你就在里面吧,我们讨论问题你方便,那么你们看看,实际上现在已经是,所有的东西都是我来使用,//应该说是名副其实是我的办公室,我用得比他还多。
王当根是原江苏省无锡测绘仪器厂的一名退休职工,因为技术娴熟,被刘先林请到了北京,参与数字摄影仪等设备的研制工作。同事们说在老刘的团队里老的老小的小,不管你是什么学历,只要有本事他就会诚心地与你合作。有意思的是同事们几乎都称呼他“老刘和刘老师”。
刘先林同事 邱懿:
“没有觉得他是个高高在上的院士,实际上就觉得他就是一个和蔼的家长那种性质,他慢慢指引你去怎么做。”
就在记者采访刘先林的时候,谈到三维虚拟现实系统的研制,他把一个20多岁只有专科学历的小伙子,请到了记者的面前。他说:这个姓傅的小伙子破解了很多专家一直没能解决的图像融合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专家 刘先林:
(国外)光一个融合售价就十万美元, 我们一个小付,学历也不高,他就能给你做出来,我说实在都很佩服,真的很不简单,的确很不简单。
做为一个国内外知名的大科学家,他总会抓住机会大力推崇身边的同事,这正是刘先林的人格魅力:崇尚科学,尊重人才。同事说:老刘会亲自钻到桌子下面为设备的用户插线头,会虚心地听取最基层的设备操作员的意见,然后认真地改进自己研究的技术设备。
生活中的刘先林乐观向上,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年轻时还是管弦乐器高手,但因为工作忙他已多年没有顾及这些业余爱好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专家 刘先林:
有机会大、小儿子、老伴一起搞个乐队。
在学术界德高望重的刘先林,这些年来被好几所大学聘为教授。他培养了大批的科技骨干,却没有收过一分钱。
这是一份首都师范大学专门为刘先林设立的账册,上面记录了他自2001年起担任特聘教授后的全部收支情况。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 宫辉力 教授:
01:01:27 学校专门有一项专项的院士基金,就是给刘院士在这里工作作为补贴用的。这笔钱再加上刘院士的科研的一些奖励,可能有7、8十万人民币吧,
刘先林把这些他应得的钱全部用在了对青年教师和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专家 刘先林:
人,他有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 //生活上的事情,钱的事情,住房的事情,都是对人低级需要的满足,但是如果科研成果能够把它做成功,在生产中间能够使用,这才是真正对我们人类一种高级需要的一种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