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从农村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等问题入手,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位于广东省广宁县大山深处的蚌溪村前不久迎来了一件大喜事,村里通上了公交车。今天一大早,村民陆德华就带着家里刚摘下来的柑橘坐上了这辆开往县城的公交汽车。
记者:今天到县城干嘛去?
广宁县蚌溪村 陆德华:卖那个果子(橘子)。
记者:现在到县城方便吗?
广宁县蚌溪村 陆德华:方便啊。
记者:多长时间?
广宁县蚌溪村 陆德华:大概要30分钟。
记者:通了公交车,现在去趟县城是再方便不过了,但是在路修通之前,看看外边这些弯弯曲曲的山路,出门过去可是村民们最头痛的事。
广宁县蚌溪村 罗均兆:出去要三个钟头,回来要三个钟头,一来一去六七个钟头,两头黑,早上出去晚上回来。
行路难曾让蚌溪村的村民轻易不敢出门。不光人出不来,村里近万亩竹子每到售卖季节也被堵在大山里而无人问津。山区的农产品运不出来,城市里的工业品、生产资料也难以运进去,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为全面解决农村行路难的问题,广东省近两年投入近百亿资金,改造农村的通村公路,到去年年底,已有上百个山区村庄修通了公路,开进了公交车。
广东省委副书记 欧广源:这几年我们光是投入农村的基础性建设和解决农民的一些读书难的问题、看病难的问题大概超过了两百个亿。
到去年底,广东全省有180万农民解决了饮水困难问题,960多万的农村户籍的学生免交了学杂费,95%以上的村庄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每年培训农民就业达到8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