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楷模 文明风尚】河北衡水:典型示范推动公民道德建设


发布时间:2007/9/5 23:19:43                                              信息来源:央视网

河北省衡水市紧紧围绕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以典型示范为重点,通过树立叫得响、立得住的模范人物,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经历了一场秋雨后,衡水市民爱心小分队队员种书亮专程赶到市区附近一所学校,为他资助的两名贫困儿童送来换季的衣物。

河北衡水市民 种书亮:

我们小分队已发展到了100多人,成立这个小分队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市里树立的典型的感染,我们也要像林秀贞那样,力所能及的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种书亮所说的林秀贞是衡水市一位普通农村妇女,也是一位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党员。她30年如一日,义务赡养六位和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先后资助17名贫困的农家子弟步入大中专院校,安排8名残疾农民在自己办的企业上班;并多次慷慨解囊,积极为村里打井、修路,兴办公益事业。

从去年开始,衡水市委着力培育林秀贞这样的模范人物,发掘基层普通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典型。像上校军官王晓勋,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毅然放弃舒适的退休生活,回村子带领乡亲们改革致富,还有舍己救人的环卫工人张文建、扶残助教的文明市民侯宝明、带着年迈公婆改嫁的好儿媳田静等等,都是来自基层群众的道德模范。

河北省衡水市委书记 景春华:

这些典型就生活在群众当中,真实可信。人们看得见,学得来,效果好。

目前,衡水市又广泛开展了评选“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十大道德标兵”等活动,以群体效应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衡水市民:

这两年我们市民文明程度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