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中,有些企业对产生的废气、废油往往容易忽略,安徽、黑龙江的这两家企业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紧盯每个生产环节,锁住“跑冒滴漏”,收到良好效益。
过去,水泥生产中排出的废气如何利用,一直是行业难题,只能白白排放掉。最近,安徽海螺集团通过技术创新,上马一种低温余热发电设备,回收废气余热进行发电。
安徽铜陵海螺制造一分厂副厂长 程小兵:废气(温度)只要高于260度都能回收,现在我们的回收率达到了95%。
按照这项工艺,水泥年产量近亿吨的海螺集团一年能回收40亿度电。预计发电设备全部建成后,不仅每年能给企业增加近10亿元利润,还能减少5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在黑龙江齐重数控,制度创新让废油得到了重新利用。过去,很少有人关注生产中跑掉漏掉的机油。今年,这家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要求员工在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节约,包括回收每一滴机油。一开始,很多工人不能理解。
黑龙江齐重数控装配一厂工人 王庆伟:这么大一个机床都生产出来了,还在乎这点油吗,漏点洒点都无所谓了。
但是,这项节油措施推行了两个月后,厂里节省出价值近19万元的20吨机油后,工人们的观念转变了。
黑龙江齐重数控装配一厂工人 王庆伟:我们拿节约下来的油,再去生产下一台床子的时候,感觉心里特别自豪。
黑龙江齐重数控公司总经理 刘建荣:让所有的员工,认识到一滴油对我们的节能降耗都会产生巨大的作用,那么会影响到他们所有的行为方式。
节约注重细节,如今这家企业每个月能回收200吨铁屑,节电3万度、节水15000吨;今年前两个月,通过节能降耗实现效益近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