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学有快乐驿站,留守儿童有亲情家庭,湖南省长沙市不断拓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域,形成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
这是一场热烈的小学生机器人比赛,每天下午4点,在长沙市芙蓉区的各个社区,都会有这样的活动等待着放学归来的孩子们。过去,小学生下午4点放学和家长下班之间往往有一段没人管的空档期,芙蓉区以社区为基础,依托学校和辖区单位的资源,开展了这项“16点快乐驿站”活动。“社区公德体验”、“红军爷爷故事会”、科技、文艺各种竞赛,过去的两小时空档期,成了孩子们的新乐园。
长沙市芙蓉区小学生 佘昌健:这个玩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也可以在学习(上)可以提高知识。
让城乡孩子共享阳光,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也是长沙市新的工作重点。在浏阳山田中学,有40多个特殊的亲情家庭,家庭成员是学校的老师和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他叫孔祺,父母外出打工已经10多年了,长期的孤独曾使他成绩下降,武新仁老师和孔祺组成了亲情家庭,经常接孔祺到自己家吃饭,辅导功课,武老师的女儿也和孔祺结成了学习对子。
孔祺和父母网上对话:你们放心,我在家过得特别好。你们也很高兴,对吧?
在亲情家庭的温暖下,孔祺有了很大转变,现在的学习成绩在全年级名列前茅,还担任了学生会副主席。目前,浏阳市已经普遍在各个学校建立留守学生关爱档案,筹集留守儿童帮扶基金,并倡导把亲情家庭模式向全社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