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8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当天举行的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9月的悉尼,草木葱青,海天秀丽。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在悉尼歌剧院举行。
当地时间13时50分左右,东道主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宣布会议开始。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加强大家庭建设,共创可持续未来”,主要讨论气候变化和清洁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支持多哈回合谈判、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等议题。第一阶段会议主要讨论气候变化等议题,各成员领导人先后发言。胡锦涛在发言中就气候变化问题阐述了中国政府的主张和建议。
胡锦涛指出,气候变化事关亚太地区的发展,事关亚太地区全体人民的福祉。我们应该本着对人类、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尊重历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务实合作,统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此,胡锦涛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坚持合作应对。在气候变化上,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开展合作才能互利共赢。国际社会应该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发达国家应该履行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承诺,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第二,坚持可持续发展。应该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从根本上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第三,坚持公约主导地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奠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应该将公约确定的原则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原则。
第四,坚持科技创新。应该加强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低碳能源技术,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提高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胡锦涛提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共同促进亚太地区森林恢复和增长,增加碳汇,减缓气候变化。胡锦涛表示欢迎亚太地区各成员积极参与这一活动。
胡锦涛指出,中国一贯高度重气候变化,为减缓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将全力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继续为推动建设一个清洁、和谐、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亚太地区作出努力。
胡锦涛的发言受到其他成员领导人积极评价。
会上,其他成员领导人也发表了讲话。与会的亚太经合组织成员领导人介绍了各自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努力,一致认为要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扩大共识,加强合作,取得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各成员领导人对胡锦涛提出的“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倡议普遍表示支持。
会议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关于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清洁发展的宣言》。会议开始前,与会各成员领导人身穿澳大利亚特色服装集体合影。
当天上午,胡锦涛出席了各成员领导人与亚太经合组织工商咨询理事会代表对话会,就共同关心的贸易和投资等问题交换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