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所长李岳生34年来固守在血吸虫病防治一线,四次被感染仍然不改初衷,用自己的知识努力改变血吸虫病患者的命运。
1973年,21岁的李岳生从湖南医学院毕业后来到了洞庭湖边,干起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
最初,李岳生心里也存在巨大落差。尤其是当他和一些同事因为工作感染了血吸虫病后,他一度产生了动摇。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岳生出诊时看到一位四肢枯干、腹大如鼓的晚期血吸虫病人,让他内心受到强烈震撼,立下“我用一生送瘟神”的志向,全身心投入血防工作。
洞庭湖区居民 谭柏林:
他们坐着小筏子去(采集)钉螺,热起来就光着膀子戴顶草帽,背上晒起这么大一个的泡,一脱皮就脱成了“花衣服”。
最初的两年时间,李岳生和同事救治了400多名血吸虫病患者,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上级决策提供了充分依据。在此基础上,李岳生率先开展为患者送药上门、人畜并治的防治措施,当年就大大降低了这一地区的发病率。
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所长 李岳生:
我们这个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防治策略,一直贯彻到现在。
凭着在血吸虫防治研究领域的成就,李岳生获得了国际权威研究机构霍华德·休斯医学院授予的国际研究学者奖,众多国际知名科研机构高薪聘请去国外工作,但他还是留在了洞庭湖畔。
近年来,李岳生分别申请到了10个国际科研合作课题,从国外获得2000多万元人民币的经费,推动国内血防科研的发展。
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所长 李岳生:
血防工作是很艰辛,也很艰巨,干这一行,还是应该以热爱祖国,服务人民为荣,再回到我们岳阳楼,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