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辅导员包涵,4年来,认真钻研大学生思想辅导工作,用心走进学生的心灵。
“放假看到晚报上有关求职的一段问答,觉得挺适合你们,推荐给你们读一读。”这是包涵在周记里写的一段话,4年的辅导员生涯,包涵坚持每周给学生写周记,并贴在学校的公告栏里和班级主页上。
一次,包涵了解到一个贫困生在领到奖学金后请同学大吃大喝,于是她在周记中,旁敲侧击地谈了国家设立奖学金的原因和艰苦朴素对于个人成长重要性。两天后,包括那位同学在内的两名同学发来邮件,表示以后会注意勤俭节约。在包涵的周记中,她会告诉学生转系注意事项和求职技巧,甚至告诉他们哪块草坪是最好的,不妨去坐一坐。
复旦大学化学系2001级学生 秦枫:
如果没有这种奉献和真诚对学生的爱 真的我觉得四年来讲是蛮难坚持下来的
2001年,大学本科刚毕业的包涵一边攻读硕士学位,一边担任起132名新生的辅导员。她把平时收集的人生哲理和学习技巧,融入到周记和辅导员工作中,并在网上建立起心灵沟通平台,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包涵:
有一种鼓励大家去勇往直前的这样一种感觉/对于青年学生来说,他们是热情和激动的,所以我觉得这句话对他们来说应该是很适合的,就是奋力而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