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七大 科学发展 共建和谐】从“增长”到“发展” 各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发布时间:2007/9/28 13:15:43                                              信息来源:央视网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建取得了辉煌成就,各地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位于江苏苏南地区的紫荆花公司是一家民营纺织企业,曾经依靠印染工业得到过可观的收益,但是印染项目存在着污染日益严重、排污费也越来越高等问题。为了走出新的发展路子,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把过去做麻布袋用的黄麻提取加工,研制成低污染、低能耗的制衣原料麻纤维,新产品因质优环保大受欢迎。

在苏北这片原本无法种粮食的沿海滩涂地区,由于能够适合黄麻的生长,如今已经变成了万亩黄麻种植基地,为企业提供了大量原材料,小小的黄麻将苏南的工业和苏北的农业联系到了一起。

企业从“只顾经济增长”到“要长远发展”的转变,使苏南、苏北地区形成了产业结构的区域优势互补。江苏这家企业的观念转变,是当前各地探索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缩影。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 常修泽 教授:

经济增长不等同于经济发展,因为经济发展除了经济增长之外,还包括(合理的)经济结构、经济体制,(较好的)经济效益以及资源环境等等。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要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天津开发区,一家投资上亿美元的纸制品加工项目日前因占地面积大、能耗高、排污多被“拒之门外”。如今,中西部地区和东北三省都与沿海地区实现了紧密的区域合作,不仅让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资金流入到内陆省市,也让内陆省市的特色产品占据了向外输出的高地。

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 严书翰:

我们提出科学发展,也就是说发展不是简单的GDP的增长,我们提出社会和谐,它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目标。科学发展、社会和谐都是为了共享发展,要使广大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