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灵武市白笈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有德。上任20多年来,带领职工防沙治沙,使36万亩沙漠变成绿洲,职工收入增长20倍。
这是几张不同时期拍摄的照片,记录了白笈滩20年来的巨大变化。1985年,王有德刚刚上任,面对几十万亩黄沙和一百多名还吃不饱的职工,他认定治穷必须先治沙,随即大胆改革,取消大锅饭,按治沙面积发工资。
宁夏灵武市白笈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 王有德:
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按多劳多得的办法,激励大家抢着治沙。
从此,王有德带领职工展开了人与黄沙的拉锯战。饿了干粮就凉水,困了沙地当床铺。他们引进了麦草方格治沙等科学方法,总结出“多网格、多树种、高密度”的造林治沙模式,治沙造林36万亩,控制流沙40万亩。
如今,当年的沙漠里,已经建起两个建材企业,一个苗木花卉公司,一个治沙公司,林木资产达到6380多万元,职工的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多元。今年六月,王有德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治沙英雄”称号。
宁夏灵武市白笈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局长 王有德:
治沙工人实现了要我治沙到我要治沙的可喜转变,剩余的40多万亩沙漠,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一片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