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深圳:重点产业自主创新实现多项突破


发布时间:2007/1/26 1:46:43                                              信息来源:央视网

政府无形推动,企业主导创新,北京、深圳高科技重点产业实现多项突破,在国际竞争中赢得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前不久,由北京中星微电子自主研发的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全球累计销量突破一亿枚,其中“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与此同时,中星微还获得全球半导体设计协会颁发的、代表国际水平的年度大奖。从1999年成立时得到信息产业部电子发展基金一千万元的风险投资,到数字多媒体芯片等项目被列入政府专项,政府推动下的自主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总裁金兆玮:一个好的企业,它必须在某一个环节或者某几个重要的环节上面,有它创新的东西,有它不同于它竞争对手的东西,这个企业才能够是成功的。

在北京,和中星微一路同行的还有众多高科技企业:北方微电子和北京中科信电子承担的国家863重大科技项目——100纳米刻蚀机与离子注入机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我国集成电路关键装备技术直接跨越了5个技术代;欧洲头号半导体生产企业意法半导体公司,出资3000万元购买北京神州“龙芯2号增强型处理器芯片”5年的技术使用许可权,实现了我国CPU芯片自主核心技术出口的一次重大跨越。一批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在高端技术应用领域与跨国公司竞争中有了发言权。

而在深圳,通信、电磁兼容、测试仪器等领域70多项国际标准、90多项国家标准、600多项行业标准的参与制定,使不少企业成功实现角色转变,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深圳中兴通讯公司刚刚得到一笔一亿多元的海外专利收入,就是由他们制定的一项手机集群通信国际标准带来。去年底,他们把这一标准授权给了北欧一家大型电信运营商,至今这一标准已经覆盖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深圳中兴通讯公司集群项目总经理李键:他们所生产的每一部手机都将为专利的使用给中兴公司交纳费用,如果这个产业能够规模性的发展,中兴公司的收益将会是十倍、百倍、千倍的。

目前中兴通讯已经有三项国际标准正式全球发布。去年,深圳市将自主创新从产业发展战略“升级”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全力协助企业参与国际、国内行业标准的制定。华为科技、中集集团、赛百诺基因等企业陆续成为掌握国际标准、输出国际标准的行业尖端企业。2006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首次突破6000亿元,同比增长近三成,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总额的5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