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从清晨开始,张圣元就要撑着小船在湖区水面上巡逻,守护着湖里的水禽、候鸟们。从小时候跟随父辈打鱼、逮鸟,到如今当上湖区的护鸟员,在老张的眼里洪湖的变化太大了。
张圣元:那时候荷花一片红,芡实、野菱香甜,莲藕、大鲤鱼啊应有尽有。
这样的美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了变化。
张圣元:外地的大老板把湖里插起竹竿和围网,把洪湖分隔成一片一片一片,他们不仅在里面养鱼、养蟹,而且在里面电打鱼,迷魂阵啊,湖底捞螺蛳啊,洗劫一空,湖里的水简直臭不可闻,渔民行船都困难,湖已成了竹林湖。
鱼是越来越难打了,老张和许多沿湖渔民便瞄上了洪湖上飞翔的水禽、野鸟。现在说起当年打鸟的经历,老张还直后怕,庆幸的是当时及时被制止了。也就是从那时起,保护区开始了全面治理。
张圣元:
政府就拿出专款,把所有洪湖的围网全部取缔,再拿出四万亩水面分配给渔民集中养殖,过去跟我一起打鸟的人现在都开始搞养殖了,因为水质变好了,鱼的产量提高了,收入也比以前多多了。现在水生植物青枝绿叶,湖水清澈,鸟儿鱼儿越来越多,鱼肥虾大,水清甜清甜的,又回到以前洪湖水浪打浪的美景。
【背景链接】
2003年,湖北启动洪湖湿地保护与恢复示范工程项目,几年时间共投资近3亿元,洪湖水水质从劣五类恢复到三类。
2006年,洪湖冬候鸟由2003年前的不足一万只上升到53000只左右,水草等水生植物覆盖率达到95%以上,洪湖再现“鱼米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