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型灌区科学调水 640万亩农田旱季不旱


发布时间:2007/8/18 3:27:43                                              信息来源:央视网

随着干旱的蔓延,目前湖南28%的农田遭受不同程度的旱灾,而通过大型灌区的科学用水,记者在一些干旱地区却见到了成片绿油油的稻田。

记者现场:这里是湖南湘潭县石潭镇赵坨村,今年这里已经1个多月没下雨了,不过我们看到,这个村2万多亩水稻田是绿油油的一片,长势非常喜人。

湖南省湘潭县石潭镇赵坨村村民王启武:“今年的晚稻苗长得比较好,按照我们自己估计亩产800斤没问题。”

记者:“和往年比呢?”

“不会差了。”

村民告诉记者,湘潭的很多乡镇旱得都插不下晚稻,可是附近的几个村子却都不缺水,这全是拖了韶山灌区的福。韶山灌区是湖南最大的引水灌溉区,灌溉面积100万亩。从今年初发现降雨比往年减少开始,灌区就不断调整下泄水流量,虽然说发电量减少,水却存了起来。

湖南韶山灌区工程管理局副局长喻习农:我们在以往平时丰水年的时候每天的下泄水量是800到1000万方,根据今年的旱情,我们控制了下泄流量,每天是300万方左右。

300万立方米的水刚好能保证灌区的用水需求,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途中的流失,村民们自发组织了“用水协会”,随时对水渠进行巡查,在科学调配下,水的有效利用率达到了90%左右。

目前,湖南全省有21处大型灌区在发挥着旱季供水的重要作用,实际灌溉面积达到640多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