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财政并不宽裕的西部省份,四川今年将近8成的新增财政收入用于解决民生问题,一批过去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民生难题正在得到解决。
四川阿坝州是我国最大的大骨节病病区,这里有4万多大骨节病患者。大骨节病是一种与生活环境相关的地方病,发病年龄一般为3到15周岁,患者因软骨坏死,关节变大而丧失劳动能力。由于病理不清,目前最好的预防办法就是将群众搬出病区,但这需要数亿元的资金,而阿坝州去年的财政收入不过7亿元,根治大骨节病的决心下了一次又一次,因为缺钱又不得不一次次告吹。今年阿坝州从省里得到9700多万元专项资金后,大规模根治大骨节病计划得以启动。
记者现场:这里是阿坝州壤塘县非病区的南木达中小学,我身后这些孩子是今年第四批刚刚从大骨节病区转学而来的。
多吉塔夫妻俩都患有严重的大骨节病,他们担心生活在病区女儿将来也会患上这种怪病。现在女儿巴张转到非病区学校上学,学费和生活费也全由政府负担,夫妻俩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四川壤塘县茸木达乡农民 多吉塔:娃娃的手以后再也不象我这个手,娃娃长大了以后她可以自己劳动了。
今年阿坝州大骨节病区共有2万多名儿童被免费安排到非病区寄宿制学校就读,占病区学龄儿童总数的80%。今后4年,四川省和阿坝州两级财政还将投入9。2亿元根治大骨节病。四川省级财政今年新增的25亿多元预算中,有20亿元用于解决像大骨节病这样的民生问题。
四川省财政厅副厅长 王一宏: 正因为有了资金保障,我们才可以去做过去想做但没有做到的一些事情,比如说:地质灾害的避险搬迁,农村无房群众的安居工程、城市社区卫生体系的建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