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赶集日,虎城镇上熙熙攘攘,人群川流不息,在集市的一个角落里,邓平寿的办公室显得那么寂静,就好像从来不曾有人打搅,但它又确确实实被打搅过,邓平寿在的时候,每个赶场天,挑担的、背筐的,有事的没事的,都会来这里坐坐,不管是谁,都可以拿起邓书记的茶杯喝上一口,再摆摆龙门阵,就好像串门走亲戚。这样的场面曾经让镇长赵洪越很不舒服。
原镇长赵洪越:我跟他的办公室是一墙之隔,很多老百姓不来找我而找他,我的感觉是不是老百姓不信任我。
在后来的工作中,赵洪越逐渐理解了这种关系,也发现了邓书记能和群众打成一片的秘密,那就是靠走路,邓书记办公室里留下的三双沾满泥点的鞋就是一个印证。
千丘村村民罗立德就清楚的记得3年前,自己家三张蚕不吃桑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正好遇上下村的邓书记,他当即给蚕诊断,喷完药并做了熏蒸后,半天功夫,蚕子就吃食了。
千丘村村民 罗立德:他要是不来搞熏蒸喷药,那一季蚕子就卖不到钱了,他来抢救了就值1000多块钱,相当于(当时)我一年半的收入。
对于唐书权来说,邓平寿是改变他一生的人,因为他一条腿残疾,很自卑,在他十几岁的时候,邓书记就鼓励他学手艺,前几年,随着农村翻新房屋对砖的需求增大,邓平寿鼓励唐书权开起了这个砖厂,但第一炉砖出来后,却遭到了冷遇,因为村民都习惯用青砖不用红砖,邓书记就天天在帆布包里装一块砖,帮他推销,青砖红砖对敲,青砖碎了,红砖没碎,老百姓慢慢就接受了。
唐书权:一个多两个月过后,砖厂就火红了,当时感觉这个人太好了。全天下的人只有他一个人这么好,他关心的问题不是那么很大,但是确实关心到我们老百姓最切实的问题。
邓平寿:作为一个党员干部,我始终认为做什么事,都要贴近群众的心,把准群众的脉,做好群众想办的事。
这是邓平寿生前的座右铭,他对四万多虎城百姓大公无私,两袖清风,对自己的小家近乎苛刻,他唯一留给家人的只有温暖的亲情。
邓平寿走了,他把一个共产党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优秀本色发挥得淋漓尽致,把一个普通公仆的光辉典范永远镌刻在了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