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三夏:小麦未割 市场先行


发布时间:2007/5/21 23:56:43                                              信息来源:央视网

眼下夏粮主产区的麦田里正处在大规模收割前的平静之中,但围绕新粮上市,从农民到加工企业和交易市场,都早已活跃起来。

记者现场: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我们注意到一个特别的现象,大家看大屏幕:强麦709合约,自今年三月份以来,已经连续两个多月在所有合约交易量中位居榜首,和去年同一时刻相比,它的成交量更是翻了十倍。

郑州商品交易所 高级总监 王晓明:709合约是指2007年9月份到期交割的麦子,我们每天成交量二三十万手的这些麦子,这些麦子呢是目前长在地里还没有收割的。

小麦未割却已经交易火暴,五月份的日平均量更是达到28万手,也就是说每天有四百多万亩正在田里生长的小麦活跃在交易所的大盘上。

热闹的不仅是期货市场,在山东兖州,优质小麦还没有成熟,就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加工企业和几十个种粮大户就提前举行了购销洽谈会。一见面,村民老宋就迫不及待的推销自己的优质小麦。

山东兖州大安镇牟屯村 农民 宋秀崇:“济南十七”,强筋小麦,今年我的小麦还可以,今年不受冻的小麦亩产一千多斤。

老宋忙推销,他对面的白象集团采购员也非常积极。今年,在小麦主产区河南省,又有1600万亩还没开镰的优质小麦被其它企业提前定购一空,作为采购总监,寇闯今年的压力非常大。

记者:现在每天的消化量是多大?

白象集团采购总监 寇闯:每天需要2400吨的小麦。

记者:什么概念?

白象集团采购总监 寇闯:相当于我们来这个村子一天要吃掉五六个村子的这个量。

不到一个小时,大安镇的上万亩小麦被定购一空,未来几天附近还将有几个村镇举行同样的购销洽谈会。

(国家发改委:)今年将继续实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

全国小麦加工企业生产能力已达每年3.5亿吨,原料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本月底前将完成夏粮主产区粮食收购企业的贷款资格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