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漠曾经被喻为“不毛之地”,可有人坚持22年在它的边缘筑起了一道420平方公里的绿色屏障,他就是今天被授予“治沙英雄”称号的宁夏白芨滩防沙林场场长王有德。
记者:这里是位于毛乌素沙漠西南缘的宁夏白芨滩流沙带,这里和远处原来是连成一片的沙漠,但是现在我们看到在这里的沙漠表面已经形成了一层土皮,这标志着当地沙化的趋势得到了逆转。
宁夏白芨滩防沙林场 场长 王有德:过去有个二、三级的风沙就流动,现在有个七、八级风它都固定下来不会再动了。
在1985年刚开始治理白芨滩流沙带的时候,正值初冬,寒风呼啸,沙子打在脸上犹如刀割般疼痛,王有德带领着职工在沙漠里一干就是三个多月,他们啃干馍、喝冷水,把麦草一铺和衣而睡。为了能把水引到沙地里,王有德带领职工们以每人每天25米的速度向沙漠挖渠。就在第一条渠挖好通水的时候,意外发生了,眼看着沙渠被冲开了20多米的口子,而其中一幕让职工们至今记忆犹新。
宁夏白芨滩防沙林场 郭术强:黄河水抽上来正好带着冰碴子,在这个时候渠子突然开了一道口子以后,好多工人用揪挡都挡不住,这时候我们场长跳下以后用身体来挡水。
22年来,王有德带领职工在毛乌素沙漠完成治沙造林32万亩,控制流沙面积36万亩,林场的固定资产也从1985年不足4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3300多万元,增长了800多倍,职工人均收入去年达到了14400元。多年的治沙经验也让王有德练就了一身绝活,土壤的盐碱度是多少?可以种什么样的树?他用舌头一尝就知道。
宁夏白芨滩防沙林场 场长 王有德:现在有些人说,你是不是爱沙漠,实际对沙漠恨得不得了,沙漠怎能叫人爱呢,你恨它就要制服它、治理它,把它制服以后、治理以后,它可以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