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重庆、杭州等城市对马路设摊实行人性化管理,弄堂口的蔬果摊、小区里的修鞋铺等将有序回到市民生活中。
上海的无证摊贩目前有5万左右,以前,政府采取的是一律取缔的管理办法,结果,摊贩与执法人员经常上演猫捉老鼠的游戏,执法效果差,也给百姓生活造成不便。上海环卫部门即将出台的“城市设摊导则”,可对小摊小贩发放临时设摊证,摊贩可以在规定的区域、规定的时间上街营业。
上海市民: 对老百姓来说可以就近买卖东西方便了,而且不影响上海的形象,应该讲是相当好的办法。
重庆市年内也将陆续开放部分背街小巷,允许摆摊设点,并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经营时间,统一垃圾收运。目前,全市已规划出443个摆摊区域,可设置摊点11000多个,失业者和残疾人员可以优先办理,优先选摊位。
从湖北到杭州打工的老郭刚来杭州街头擦皮鞋的时候,每天都东躲西藏的和市容执法人员打游击,收入也无法保证。今年开始,杭州市在20多个人流密集地区,为老郭这样的摊贩划定了经营地点。
杭州市城管执法局 局长 赵荣福:我们有一个理念叫做疏堵结合,最大限度通过协调乃至包容的手段来解决城市管理当中的一些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