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公布的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中,有3成以上的获奖者是海外归国人员。在国家越来越宽松的创新环境下,海归人才正在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
记者:像这台手机这样的即拍即放的多媒体功能,就是由展讯的核心芯片来实现的,事实上一台手机80%以上的功能都是依靠核心芯片来完成的,这项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武平和他的科研团队,不仅打破了这一垄断,也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站在了世界的最前沿。
所谓最前沿,就是我国在世界上首次把多媒体、通讯、网络等多项功能,全部集成在一张拇指大小的核心芯片上。这项拥有101项核心专利的技术,荣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展讯通讯有限公司总裁 武平 博士:像当我们在投资3G,就是中国标准非常困难的时候,信息产业部给了一笔很大的款项来支持我们,上海市给了3千万的一个无息贷款。
国家的扶持让海归人才如虎添翼,在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的获奖项目中,代表前沿科技水平的技术发明奖,有40%以上的获奖项目由海外归国人员完成。代表基础研究水平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海外归国人员获奖比例更是达到了三分之二。
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司长 梅永红:我们现在已经在全国建立了45个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我们不仅要引进优秀的人才,还要引进国际先进的现代院所管理模式,这里面包括对人才的使用制度、资金的管理制度、科学的评价制度等等。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是我国第一个彻底按照国际标准建立的科研机构,这里的专家从来不操心申请项目和资金,只需要潜心研究自己喜欢的课题。包括10位诺贝尔奖评委在内的小组,负责评估他们的成果。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邓兴旺 博士:我们的项目申请都是定向型的,能够让有才能的年轻的学者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做出原创性世界一流的成果。
宽松的环境和严格的标准让青年科学家们成果倍出。从2003年成立至今,研究所已经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原创成果论文数30多篇,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前不久出版的世界权威《科学》杂志就发表了邵峰博士在病原菌致病领域的一个原创性发现。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邵峰 博士:研究所的体制是符合科学发展的本性的,因为它是鼓励自由探索,你就会有非常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