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用心去解决生产中的一个个难题。她就是十七大代表、北京二七机车厂传动分厂职工常桂春。
今天是传动分厂分料的日子,这些大大小小的原料有一千多种,每一种对应一个成品件编号,常师傅正忙着在每个原料件上标明要加工的成品件编号,一会儿好给生产班组领走加工。
北京二七机车厂传动分厂调度员 常桂春:
这个编号是012,生产传变箱的一种齿轮,这个是04001生产传动变速箱的一种轴。
由于有20多年的车工经验,常师傅一看原料就知道是什么材质、用来加工什么配件。为了提高分料速度,她还很有心地记住了近千种成品件编码。
北京二七机车厂传动分厂调度员 张学民:
常师傅一看料就能写出相应编码,她分料需要半天功夫就能分完,我得看着成品单、材料单一一核对,我要分得两三天的功夫。有些料大小一样材质不一样,特别容易出现错误,所以我们这些调度员都最怕分料。
现在,这个最繁琐的工作已经成了常师傅的“专利”。而对于常师傅来说,类似这样的“专利”她还有许多。在当调度员之前,常师傅一直在传动分厂小件班做车工,许多技术要求高、加工难度大、工时要求紧的活儿都是由她完成的。
北京二七机车厂传动分厂副书记 张月庆:
车工是计件儿工,有时加工一个复杂的配件需要六七个小时,这种活儿又累又不出活儿,可常师傅却从来不推辞。
在当车工期间,常师傅还总结出了一套运用“手感、眼观”掌握加工规律的操作方法,仅她发明的“进刀挑扣倒装工件”绝活儿就把工效提高了三倍。
北京二七机车厂传动分厂调度员 常桂春:
我作为机车厂的一名员工,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想尽办法提高工作效率,使我们的产品尽快尽好地交到用户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