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纪事】一家三代卖姜记


发布时间:2007/9/23 22:16:43                                              信息来源:央视网

王通海,山东莱芜羊里镇农民,经营着一个食品加工贸易企业。

快过中秋了,王通海挤出半天时间,和儿子一起回老家看望八十多岁的老父亲。

王通海父亲 王道善:

这是我年轻时到外地卖姜用的小推车,那时本地姜不好卖,也卖不上好价钱,我推着最远去过河北,要走一个礼拜。

王道善说,那时种姜一年能出三百来斤,都用小推车推着到处去卖,总共卖个几十块钱,全家人高兴半年。到了儿子这辈,变化就大了。

王通海:

改革开放后,兄弟几个买了个拖拉机开始贩姜,后来换了个小大头,接着是大卡车,车越换越大,跑得越远,1984年,我们卖姜进了北京。

队伍大了,挣钱多了,可王通海也有烦心事。

王通海:

有一次我拉了一车姜去北京,路上遇了18个关卡站,罚了18次款。

很快,“蔬菜绿色通行证”制度出台了,后来又有了绿色通道,王通海再也不为蔬菜上路难发愁了,他又在品种上动了心思。

王通海:

我儿子从国外回来,提了建议说应该搞深加工,我们就往这方面转,生产原汁姜片、冻干姜食品、腌制菜,来钱更快了。

今年刚满三十岁的儿子王承强曾在瑞士留学三年,2004年回乡跟着王通海一起做生姜生意,与父亲不同,他把姜卖到了国外,用的是集装箱。

王通海儿子 王承强:

我卖姜靠的是三样,英语交流拿到订单,网络签定合同、资金结算;集装箱运到世界各地,现在除了南极洲,其他大洲都有我们的产品。

如今,王通海卖姜已带动上万户农民种植生姜,解决了他们的卖姜难问题;下一步他打算扩大企业的无公害生姜基地面积,带领大家增收致富。

截止目前,山东省已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万家,带动全省67%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全国已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14万家,带动农户9000多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