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蛟河、南京、武汉、济南等地加大政府投入,多渠道帮助城市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困难。
吉林蛟河是一个有130多年历史的老矿区,在开采大量煤炭的同时,也形成了20多平方公里的沉陷区。
记者:
现在我身后这个浩浩荡荡的搬家车队已经开始出发了,随着车队的出发,也就意味着蛟河采煤沉陷区6600多户居民正是告别了居住多年的危房,将陆续搬入安全、宽敞、明亮的新居。
韩凤琴老人在沉陷区居住了10多年,3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要住5口人,由于地表沉陷,墙壁还出现了大的裂缝。
吉林省蛟河市市民 韩凤琴:
去年,我在那切菜,那面墙上面全下来了,给我吓坏了。
从2004年开始,蛟河市多方筹集5亿多元,对沉陷区内的危房进行整体改造,沉陷区内的危房户,只要掏一万来块钱就能得到一套45平米以上的楼房。在这次搬迁中,韩大妈家分到了两套45平米的一居室,老俩口一套,儿子一家三口一套。
吉林省蛟河市市民 韩凤琴 韩凤琴:
现在住这个亮堂的房子,和以前能一样吗?心情都不一样。
南京日前把低收入家庭申请住房补贴的条件从人均8平方米放宽到12平方米,这次降低门槛后,全市享受廉租住房保障家庭将增加到10000多户。武汉计划今年建成120多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解决14000多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济南日前也决定用3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实施棚户区改造、建设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等多种途径,使6万多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0平方米以上。